魏公名旦,字文明,姓魏。其父魏征在任罗县令期间去世,朝廷追封他为虢州刺史。魏公死后,魏公以侄子身份随太傅鲁公颜真卿读书,太傅十分喜欢他。后来他中了明经,被选为夏州远安县令。顺宗继位后,下诏封他为太傅。
刘辟叛乱,围攻子州,皇帝下诏任命魏公为东川节度使、御史。魏公到汉中后,上书皇帝说:“子州如今被围,众将竭力防守,此时不能更换将领。”朝廷召他回来商议蜀国之事。刘辟离开子州,魏公趁机将东川节度使一职调给高崇文,并被朝廷封为晋、慈、西三州观察使。上任前,他上书皇帝说:“吾所治三州,非重地,不值得设官,枉费国力,不如让三州归河东。”皇帝认为他很忠心。
一年后,他被任命为洪州刺史、江南西路总督。卫公到任后,统计了自己家的人数,从朝廷领取俸禄,多余的钱都交给官府。他把八州那些除了吃饭什么都不干的人都解雇了,自己又聚敛了钱财。他开始教人盖瓦房,从山上取材,召集陶工教人烧陶,到集市上采集木材和陶器,估算盖房费用,定出价格,不从中牟利。凡是得到官府木材和陶器的人,盖好房子后都要交纳。听从命令的人,可以免除一半的赋税;逃难而没有回来的人,官府就给他们盖房子,那些买不起材料的人,就给他们钱。他把粮食和水装上车,亲自到各地劝说人们盖瓦房。他盖了瓦房一万三千七百间,两层瓦房四千七百间。 百姓再也不用担心火灾,夏天还可以住在楼上。第二年,在长江上筑了堤坝,长江长达十二里,还修了闸门,以泄洪。魏公去任后的第二年,长江水位与堤坝相当。百姓老幼都哭着怀念魏公的恩情,说:“如果没有堤坝,我们的尸体都要流进海里了!”魏公挖了五百九十八口塘,获得了一万两千亩良田。凡是能除害、造福百姓的事情,都如同追求享受一样。
有一个士兵违反命令,应该判处死刑,卫公最后没有杀他,而是用棍棒打了他一顿,然后就放了他。这个士兵给朝廷写信,举报了卫公做的几件违法的事情。朝廷严明吏治,认为卫公是一位以才华著称的大臣,在地方治理方面的政绩举世闻名,如果他不明辨是非,就会遭受羞辱。于是朝廷下诏免去卫公的职务,让他留在江西等候澄清。还没有等使者到达,一个多月后,卫公就病死了。使者到了之后,发现士兵举报的几件事没有一件是真的。朝廷下诏鞭打这个士兵一百下,并将他流放到岭南。卫公的才华更加显露出来。
楼主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