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杨柳青镇石家曾出过一位著名的表演艺术家石晖,为此,石家大院特意开设了“著名表演艺术家石晖展”,以纪念石家这位杰出的传人。
石挥,原名石毓涛,1915年出生于杨柳青,是我国20世纪四五十年代著名的表演艺术家。石挥在戏剧、电影中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群像,展现了全能演员的非凡才华。难能可贵的是,在塑造个性鲜明的舞台形象的同时,每个角色都各具特色。二者的融合,表明石挥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表演艺术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娴熟的技巧。石挥虽然英年早逝,但他的艺术作品已成为我国戏剧、电影事业的象征。
电影表演艺术的一笔珍贵的瑰宝。
施挥的成就也是杨柳青年画的骄傲,在施挥逝世五十周年之际,施家大院将施挥的艺术成就呈现给公众,告慰逝者心灵。
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石晖(1915—1958)
施慧展厅一角
四十年代初期,石挥参演话剧三十余部,无论正反面、年轻或年老、喜剧或悲剧,各种角色他都能游刃有余,《正气歌》中的文天祥、《大马戏团》中的慕容天锡、《秋海棠》中的秋海棠等角色尤为惊艳。
施慧戏剧表演及导演年表
石慧演出剧照及广告
1942年,排演《海棠》时,邀请京剧大师梅兰芳指导。图为施慧与梅兰芳。
1948年,石挥导演第一部影片《母亲》时结识了京剧演员童宝玲。
1954年,石慧与童宝玲在北京结婚,后定居上海。
1941年至1957年,石挥主演、导演了22部电影。
石挥导演的电影剧照
石挥导演的电影剧照
石挥导演的电影剧照
1953年,石挥执导故事片《鸡毛信》
1955年,石挥导演了舞台艺术片《牛郎织女》,在全国掀起了黄梅戏热潮。
1955年石晖在电影《宋景诗》中饰演僧格林沁的剧照。
1957年5月11日,石挥在上海《解放日报》上发表《东吴将军的假话》一文。同年11月,石挥被划为“右派”,批斗期间销声匿迹。1958年上半年,上海吴淞口外发现一具男尸,经鉴定为石挥。1979年3月,上海电影制片厂宣布为石挥平反。
位于天津西城公墓的石挥墓,已成为后人纪念这位著名艺术家的地方。
石晖的哥哥、著名心血管病专家石玉树在对石晖的深切怀念中表示,石晖的一生短暂而充实,有坎坷,有成功的喜悦,他用自己的表演带给我们艺术的享受、人性的关爱,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失望而去。今天,他生活过的世界真正地重新认可了他,他在天堂的灵魂终于可以安息了。
1995年,在广播电影电视部、中国电影家协会举办的纪念世界电影一百周年、中国电影九十周年大会上,施慧荣获“中国电影百年演员奖”。施慧的弟弟施玉树委托施伟明将奖杯捐赠给澳大利亚家乡的施家大院——杨柳青博物馆。
施慧的侄子、著名表演艺术家易适之,对施慧十分敬重。
中国当代著名电影演员姜文、李雪健、刘佩琪等对石慧的演技给予了高度评价。
上一则评论
▶巡游养龟峰,邂逅千山疫情
▶疫情期间潜山县一瞥
▶ 疫情期间河口古镇随拍
▶天津:文化名镇杨柳青
▶天津:认识杨柳青年画
▶天津:杨柳青年画欣赏
▶废弃的前山火车站
▶天津:华北第一宅 史家大院
▶天津:新中国反腐大案
▶天津:史家园大剧院
|信|江|人|家|
2021年第337期(共25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