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墓【蚩尤墓】又名蚩尤肩胯墓,位于山东省巨野县东北郊古堆庙村前。在氏族社会晚期,由于私有制的出现和阶级的分化,氏族部落之间为了掠夺财富和自卫,经常发生争斗。距今约4500年前,居住在黄河上游的黄帝部落与居住在中原的蚩尤部落进行了激烈的战争。《通典》说:“三年九战,城不攻。”《史记》也记载:“黄帝召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擒蚩尤,将其杀死。”蚩尤死后,其尸体被分尸安葬。 《黄兰墓志》载:“蚩尤墓在东平县寿张县阚乡城内(今河南台前县),高七丈……肩臀墓在山阳县巨野县,大小与阚墓相同。”《巨野县志》也记载:“蚩尤墓在巨野县东北八里。”此墓历经夏、商、周、汉,荒凉偏僻,地貌变迁,墓葬面积日渐缩小。元、明两代,土丘上建有庙宇。清代以后,土丘屡遭毁坏。1982年县文物普查时,实心土丘东西长38米,南北宽31米,总面积1200平方米。
蚩尤、黄帝、炎帝都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当时他的部落已率先进入以家耕为主的定居生活,掌握了冶铜技术,《史本·左传》中就有“蚩尤以金为兵器”之说。 《管子》中也有“姑鲁山,水出,金随之,蚩尤受之,制剑、销、矛……红铜的出现,也为后来青铜文化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早在秦汉以前,蚩尤就被尊崇为“兵王”、“战神”,受到人们隆重的祭祀。《史记》中就有刘邦“战神庙”的记载。2002年,中共巨野县委、县人民政府对蚩尤墓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工作。墓四周用蘑菇石砌成,边缘整洁,高1.9米,周长81米,上面有护栏,四周铺有石板。墓上植有青松翠柏,象征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