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墓,又名蚩尤肩臀墓,位于巨野县东北郊,堆庙村前。
氏族社会后期,由于私有制的出现和阶级的分化,氏族之间为了掠夺财富和自卫,经常发生战争。 大约在四千五百年前,居住在黄河上游的黄帝部落与居住在中原的蚩尤部落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争。 这场战争的结果是蚩尤被击败并被杀死。
据《黄览·墓志》记载,蚩尤墓在东平县寿张县坎乡城内,高七丈,民间常在十月祭拜。有赤气冒出,犹如一片绛绛绸,民间称之为蚩尤旗。蚩尤被杀,头颅散落,其头颅葬于寿张,尸首葬于巨野,即古代黎族聚居之地。《巨野县志》记载:“蚩尤墓在巨野县东北八里。”此墓历经夏、商、周、汉,历代地貌变化,墓葬面积不断缩小。元、明时期,土丘上建有庙宇。清代以后,土丘屡遭破坏。 1982年县文物普查时,土丘东西长38米,南北宽31米,总面积1200平方米。
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明确指出蚩尤与黄帝、炎帝同为炎黄文化的始祖。在河北省涿鹿县新建的黄帝城,除恢复黄帝遗迹外,还修建了蚩尤村,在“三祖殿”内祭祀黄帝、炎帝、蚩尤三帝。
2002年,中共巨野县委、巨野县政府投入20余万元对蚩尤墓进行抢救性修复。墓四周用蘑菇石砌成,边缘光洁,高1.9米,周长81米,上面有护栏,四周有石板路。墓上植有青松翠柏,象征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2004年,又投资近50万元在蚩尤墓附近修建了一座现代化广场,并竖立了巨型蚩尤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