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浏河公墓官方网站

官方热线: 021-31423825

24小时热线:13671682876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021-31423825, 13671682876(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浏河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三国遗迹如今在哪儿?

发布时间:2024-09-25 09 浏览: 33

理清、整理三国遗迹,将各类史料、方志所记载的遗址、遗迹定位到现实中,逐步建立全国性的三国文物数据库,运用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方法,对三国文物、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这对于科学认识、挖掘和利用三国文化资源,让三国遗址、遗迹“活起来”十分必要。

据不完全统计,四川境内有三国遗址、遗迹200余处,包括成都武侯祠、洛江庞统祠、江油关、蒋琬墓、剑门关等,分散在成都、绵阳、德阳、广元、乐山、宜宾、泸州、西昌、内江、南充、达州、巴中等地。这些遗址、遗迹大多集中在诸葛亮南征北战的路线上,这也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经过五年多的调查得出的结论。

早在2011年6月,武侯祠博物馆就与梁山州博物馆联合组成“诸葛亮南征路线调查项目”团队,从历史、考古、地理、民俗、民间传说等多角度出发,重新审视沿线三国文化遗址、遗迹,对重要文物进行试发掘和研究,复原诸葛亮南征路线。

此次实地考察一直持续到2013年4月。两年来,两馆专家先后走“川滇线”、“凉山线”、“贵滇线”三条线路,对现存的大部分南征文物进行了四次实地考察。2014年3月,《图说诸葛亮南征》一书出版:书中除了有诸葛亮南征的路线图、示意图、提纲等内容外,还用260余张照片,记录了85件与诸葛亮南征有关的文物。

2014年7月,武侯祠牵头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三国文物调查研究,两年来先后四次派出专家,以绵阳为中心,向东、南、北三个方向对诸葛亮北伐路线进行调查。

武侯祠展览研究部主任梅正正告诉记者,为了发掘尽可能多的遗迹,他们出发前往往要研读大量方志、县志、史料、文献,寻找与三国相关的内容,甚至听听道听途说,然后再去实地考察。

沿着南征北伐的路线,四川境内已发现的三国遗迹有211处之多。而且这还是一个不完全统计数字。除此之外,还有不少“非物质”三国遗产:诸葛亮南征的路上,流传着许多关于诸葛亮和孟获的传说。

“深入调查研究三国文化、解读三国文化,有利于全面加强三国文物保护,促进三国文化研究和合理利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长谢晖说。

邓芝墓_邓芝墓_邓芝墓

高桥寺至九龙口的阴坪古道(武侯祠博物馆供图)

古蜀之路 三国遗迹串联成线

公元228年,诸葛亮率领蜀军到达汉中,开始北伐,因此在从成都到绵阳再到广元到汉中的蜀古道上,留下了大量的三国遗迹,犹如一串串散落的珍珠。

三国遗址并非四川独有。“河南、安徽、陕西、江苏等地也有遗址,但大多以点状存在,不像四川那样串成多条完整的线路。”梅正正说。

从成都出发,沿川陕老路往北到新都,蜀汉五虎上将之一马超的墓就在这里。再往北是广汉,旧称罗城,罗城西10公里处有蜀汉将领邓芝的墓。刘备在白帝城病逝后,邓芝是诸葛亮派去恢复与东吴联盟的“外交使者”。

再往绵阳北行,城西南的黄土梁相传是诸葛亮的军营所在地。此外,绵阳还有诸葛亮死后主持蜀国军政的蒋琬之墓。

继续北行至广元,这里三国遗迹众多,除金牛道、阴平古道、米仓道外,还有昭化古城、军师庙、邓艾父子墓、费祎墓等。其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是川北最重要的三国蜀汉遗迹。

“在确定申报世界遗产的四条蜀道中,除荔枝道外,金牛道、银屏道、米岗道均经过广元。其中,以剑门关为中心的金牛道全长270公里,是古蜀道中最核心、最险要的一段,也是保存最完好、文化元素最丰富的一段。至今,这里仍保留着剑门关、昭化古城、翠云廊等多处遗址和历史遗迹。如今,民间还流传着张飞在翠云廊‘朝植树,午乘凉’的传说。”广元市文物局局长余天喜说。

“古蜀道是连接关中与四川中原地区的官道,相当于今天的高速公路,不仅是战略要道,更是蜀中百姓沟通外界的文化之路。”梅正正说。

除了这条主干道,四川境内的三国遗迹路线还有两条支线。第一条支线位于川北,从绵阳经江油到平武南坝镇。汉代和三国时期的关隘江油关就位于这里。至今,川剧中仍上演着讲述邓艾偷渡阴平道,拿下江油关进而灭蜀的故事的《江油关》。

另一支线向东延伸至南充阆中。阆中最著名的三国遗迹当属汉桓侯庙(张飞庙),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庙内陈列着相传张飞生前使用过的铁枪、丈八蛇枪、钢鞭等珍贵文物。

邓芝墓_邓芝墓_邓芝墓

昭化古城汉代城墙(武侯祠博物馆供图)

三国遗迹见证人民的意志

三国文化影响巨大,导致民间流传着很多传说,也留下了一些伪造的遗迹,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不仅说明三国文化得到了民间的认可,也有助于提升民间保护三国文化的热情。

调查中,专家们还发现不少史书、文献、方志中未曾发现,但在当地影响很大的“遗址”和“遗迹”。

位于成都市金牛区的九里堤,有学者认为是唐代扩建罗城时所建。但明清时期,由于诸葛亮在蜀地影响巨大,民间为了纪念诸葛亮,把诸葛亮的文化印记贴在一切美好事物上,把九里堤称为“诸葛堤”。南征时期负责收集三国传说的队员付丽萍说,很多本来与诸葛亮无关的遗迹,都被民间以他的名字命名;南征沿线很多地区把织好的布叫做诸葛锦,认为种水稻也是诸葛亮教的。

类似这样的情怀杜撰,不仅仅限于诸葛亮,龙泉山上还有关索营、张飞寨等。“张飞到底有没有来成都,我们不知道,但民间就编造出张飞、关索可能在此驻兵的故事。”梅正正告诉记者,武侯祠博物馆的专家也将这类根植于民间文化的三国遗物纳入调查收藏范围。“这恰恰证明三国文化在社会基层受到普遍尊重和认可,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调查过程中,专家们也在不断纠正错误。金堂有一座古战场叫火烧坡,当地人说它与邓艾有关。“肯定是古战场,但肯定不是三国时期的。”梅正正说。还有人说仁寿有张飞的塑像,但考察组到现场一看,发现是佛像。“这种状况也要纠正。”

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也有故事,有些是有的,但被移植了。梅正政告诉记者,小说中诸葛亮唱的是“空城计”,但实际上,“空城计”发生在赵云身上。小说对诸葛亮“七擒孟获”有精彩演绎,但经过调查发现,真正的历史可能是“七次请”孟获。武侯祠博物馆副馆长李家峰认为,诸葛亮南征是为了保证后方的长治久安和团结,邀请孟获作为盟友,共商兴国大计。“七次请”也符合诸葛亮“攻心”、民族和谐的理念。

邓芝墓_邓芝墓_邓芝墓

牛头山遗址(武侯祠博物馆供图)

有惊喜,也有遗憾。保护必须与破坏赛跑。

考察中,专家们还发现,三国历史遗迹如今正面临着被城镇化挤压、被旅游过度开发、或价值被彻底忽视的困境,保护亟待加快。

承载着蜀吴结盟友谊历史故事的万里桥,随着城市建设的加速,被一座座现代化桥梁所取代。原先的黄忠墓和祠堂所在地,如今已变成高楼林立的居住区。“我们能做的,就是从‘黄忠社区’还原它的历史。”对此,李家峰颇为无奈。

诸葛亮在双流的“葛陌”是诸葛亮的私产。上世纪80年代,“葛陌”还是一片田地,让人不禁想起诸葛亮晒财产时耿耿于怀的耿直形象。“现在我们再去调查,只看到一排排房子矗立在那里,连一块可以拍的田地都没有了”,梅正正心痛地说。

调查发现,仅成都就有20多处文献记载的遗址和遗迹完全消失。“我们只能从一些历史文献和地方口述历史中描述和记录这些遗迹。”梅正政说,彭州的张松墓、张松庙、大邑的关帝庙等遗址也无人看管,这令人十分担忧。

“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采取更有力、更有效的保护措施,否则大量古迹、古建筑将消失。”梅正正呼吁。李家峰认为,政府要对这些古迹、古建筑划定、规划有效的保护区和保护机制,科学保护。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能让老祖宗留下的遗产在我们这一代人眼前消失。”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021-31423825
24小时咨询热线:13671682876(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021-31423825

13671682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