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关于日本的事情比较困难。一方面,情感不允许赞扬,另一方面,理性不允许刻意贬低。客观公正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1701年,日本江户时代的元禄时期,德川幕府实际掌控着国家大权。赤穗藩主浅野长野正在江户参加接待天皇使者的活动。
赤穗城的浅野家臣突然接到紧急报告。在幕府将军的大厅里,浅野领主拔出了剑,攻击了另一位领主吉良。将军大怒,置浅野于死地,切腹自杀。一日,赤穗城被废,领主夫人出家,浅野家在江户的上下宅邸被没收。由此,浅野家的武士失去了令人尊敬的地位,成为了失去主人的浪人武士。
浅野家族浪人得知,他们的敌人基拉并没有受重伤,在主人惨死后还活着。他们立即用血写下了一封信,发誓要为主人报仇。
一年后,雪后一个晴朗的夜晚,47名赤穗浪人在浅野家族重臣大石藏助义雄的带领下来到了江户。他们在夜间袭击了基拉的住所,将基拉斩首,并将他的头供奉在泉岳寺。他们都在领主的坟墓前切腹,埋葬在浅野领主的坟墓旁边。
这件事对日本影响很大。时至今日,东京泉岳寺的四十七浪人墓已被修葺一新,时常有游人参观。
我在美国电影《浪人》中听到过这个故事。以罗伯特为例。以德尼罗精彩的表演为背景,电影中的寥寥几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它具有如此强烈的日本特色,细节如此引人注目。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浅野和吉良会成为敌人?这个基拉到底是个什么十恶不赦的恶棍?
有趣的是,并没有史料表明吉良为何得罪浅野,而且他本人似乎也不是什么奸诈之人。但四十七浪人在历史上的名声实在是太大了,而且他们的后代也很受人尊敬,所以基拉一定是个坏人。戏剧和小说可能会为他编造一些坏事,但我不知道。
既然吉良不是坏人,浅野为何要冒着世人不以为然的风险,进行突然袭击,并牵扯到他的家庭、生命、世袭领地、以及家臣的命运呢?然而,没有历史证据表明他有任何确凿的理由。相反,也有人认为浅野心胸狭隘,心理有一些问题。谁都知道在将军府拔剑杀人的后果,但当时浅野太头脑发热,无法克制住自己的冲动。另外,突袭时基拉正在和某人交谈,完全没有准备。作为贵族大名,浅野应该有一定的武功水平。他突然从背后砍来,基拉只是受了轻伤,缝了几针就没事了。这剑法也相当糟糕。被将军下令去死,切腹自杀,也不算冤枉。
对于这样一个不靠谱的领主,他的身后却有那么多忠诚的武士为他报仇,施展轰轰烈烈的大义之举,这让人想起了“愚忠”这个词。
日本虽然与中国一河之隔,有着相同的文化遗产,但也有与中国截然不同的一面。以目前的情况为例。日本虽然是资本主义国家,但保留了天皇。皇帝及其家人没有姓氏,没有户籍,也没有公民权或选举权。对于日本人来说,皇室不是人,而是神。日本官方对天皇的介绍是,天皇是天照的后裔,血统永恒,永远是日本人民的精神统治者。当然,在封建时代,每个皇帝都给自己涂上神的颜色,中国皇帝总是称自己为“天子”,以确保自己的神授皇权。然而,日本从未发生过王朝更迭。皇帝从来都不像中国王朝那样,“你唱我上台”,“皇帝轮流坐,明年来我家”。或许,改朝换代的史料被毁掉了,或许,这就是事实。日本列岛被大和族统一后,天皇当家数百年。大约从公元10世纪到19世纪明治维新时期,天皇的权利被中止了近千年。虽然他们世世代代坐在皇宫里,过着孤独的生活,没有实权,但没有人造反,把他们赶出去,自己当了皇帝。理论上来说,皇室至少已经延续了一千年。从这一点来看,日本人都是忠臣。
即使在今天,天皇只是日本的精神统治者,仍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过去几年,由于两位王子没有男性继承人,内阁甚至考虑修改王室法规,将女性成员纳入王位候选人。后来,二皇子得子,举国庆贺,众人都松了一口气。如果没有这个年仅4岁的小婴儿,日本的历史将被改写。
回到47浪人的故事。如果算上47座浪人坟墓,你会发现实际上只有46座坟墓。那是因为,虽然只有47人参与了对吉拉的夜间袭击,但袭击发生后,浪人从吉拉家步行了几个小时才到达泉岳寺。在此过程中,有一个人偷偷溜走,没有参与随后的切腹自杀。但他原本的身份并不是武士,所以他本来就不应被视为浪人。
当时,46人抬着血淋淋的人头,冒着大雪向泉岳寺行进。据说,路边不少人闻讯后前来围观。当他们到达泉岳寺时,他们平静地洗去敌人头上的血迹,并向他们的主人致敬。可以说是相当张扬了。事实上,他们从一开始就不想避免被人注意到。夜袭时,他们用梯子翻过前门,用大锤砸开后门。这完全是一次武力攻击。当邻居发现隔壁出事后,罗宁正色表示自己只想关心基拉,与其他人无关。
流浪汉拜完后,向当局投案自首,等待处置。
(洗头井是洗头血的地方,后面的石碑上刻着“忠义闪耀千古”)
47浪人的首领大石藏助义雄最为受人尊敬。他看起来是一个务实而且极其有耐心的人。距离圣主事件到复仇之夜,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之所以没有立即进攻,是因为大石还抱有希望,打算复兴浅野家族。一年后,在没有复兴希望的情况下,他们决定以血还血。由于复仇之夜太过招摇,双方实力悬殊太大,四十七浪人只受了一些轻伤,基本毫发无伤,而对方则死伤不少。这样的事件在当时被认为是团伙犯罪,处理方式不言而喻。但四十六浪人还是投降了,等待着处理。有些人认为这一切似乎有点自命不凡。
当时的习俗是,主人死后,武士要切腹自杀。虽然很多人不遵守这个规则,成为浪人。但浪人没有生活来源,受到别人的鄙视。这是一个非常悲惨的命运。或许,四十七名荣格想要以复仇的名义展现自己无限的忠诚,或许将来会得到更好的主人的原谅和接纳。
虽然这个想法有点“小人”,但也不无道理。 47 浪人首领大石,此人颇有理智。赤子的家臣中,有300人写下血书,为主报仇。但一年后,大石决定采取行动之前,他征求了各家各户的意见,将血书退还给了不愿参与袭击的家臣。结果当时只剩下60人还遵守誓言,其余的都退回了血书。看得出来,大石是很期待的。在处理自己的后事时,大石当时年仅16岁的长子强烈要求参加。他同意了,并派他的二儿子出家为僧,以留下继承人。事实证明他是对的。除了僧侣外,46名浪人的孩子后来全部被流放。
因此,大石作为事件的策划者,对自己能够免除部分追随者的死刑抱有一线希望也是合理的。事实上,47人足以杀死基拉。他或许希望更多的人归还血书,不要参与这场一去不复返的复仇夜袭。但他不能说。忠于主人是战士的天职。
无论如何,幕府决定判处46人切腹。这46人都没有逃跑的意思。有些浪人不知道如何切腹,是别人教的。最后,他们都自杀了。哪怕之前他们还抱有一丝希望,但他们心里还是有“失败还是失败”的打算。
幕府将军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当时舆论是一边倒的,认为46人队忠心耿耿。不善待这些义人的人,连酱油都卖不了给他们。德川幕府也想赦免他们。但赦免就意味着当时对他的领主浅野的待遇是不恰当的。毕竟浅野是被将军判了死刑的,而基拉从头到尾除了被刀砍之外什么也没做!这太不公平了。
想了想,德川想把这个重大判决的责任推给皇室。他去找当时居住在江户的一位王子,征求他的意见。王子说,
“继承主人的遗产,确实是一件忠诚的事情。但是如果现在放他们走,他们中的一些人将来会做坏事,这会给这个大义增添瑕疵。所以现在就让他们死吧,但留下一个子孙后代的好故事,有时候让人死去也是一种慈悲。”
这个答案太“日本”了。这就像对一个美丽的女人说:“你这么漂亮,赶紧趁着年轻漂亮的时候自杀吧,免得日后年老黯淡时毁了你的形象。”
这位王子或许也是一个狡猾的人。如果他同意赦免,就等于否定了幕府对浅野的待遇,日后必然会遭受幕府的报复。最好能给出一个好听的理由,既能让舆论接受,又能和幕府有私人关系。不过,这个理由在我看来似乎有些可笑,那就是日本人可以接受。他们总是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完美。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了野泽温泉小镇的馒头。
所谓的包子,其实就是中式包子,里面有馅料,从甜豆沙到咸菜、肉都有。它们类似于中国的馒头。我吃过一种里面有萝卜丝和肉末馅的,很好吃。我当时就注意到这些包子很光滑,没有皱纹。我开玩笑说,那是因为日本人从中国学了做馒头的方法,但他们的褶子却做不好。他们无法将它们折叠成相同的尺寸和宽度。这对于非常讲究外表的日本人来说是无法忍受的,所以干脆不打褶子,直接包起来,盖上印章,就这样了。
这是一个笑话。当我看到王子对四十六浪人的判决理由时,我突然觉得我的玩笑很有道理。在日本人眼中,形式上的完美往往高于一切。这使得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艺术作品显得相当优雅,充满独特的魅力。这是西方人经常谈论的,但中国人却对此不屑一顾。
但不得不承认,日本文化虽然起源于中国,但由于与中国不同的民族性格和历史,日本文化至少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独特分支,有着相当大的差异。中国人常说日本文化就是中国文化,但我认为这是不准确的。面对这样的近邻,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避免产生非理性的偏见和不必要的自我贬低。
日本故事
中文最大的日本文化电子公告栏,浪人御所(.Cn,成立于2005年)和日本视角(JPSOO.Com)旗下自媒体:日本物语,通过文化、历史、台川剧等日本视角宣传中国青少年、铠甲、器皿等。促进人们对日本的认识和了解的非营利性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