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浏河公墓官方网站

官方热线: 021-31423825

24小时热线:13671682876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021-31423825, 13671682876(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浏河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唐太宗昭陵建于九嵕山,侧壁现9个山洞墓室,作用成谜?

发布时间:2025-07-22 16 浏览: 27

李世民,即唐太宗,虽为唐朝的二号皇帝,实则奠定了李唐王朝的基石,引领了我国古代最为宽广、最为壮观的鼎盛时期——贞观之治。他被誉为“千古一帝”,其陵墓亦非寻常帝王可比。昭陵,这位帝王的陵墓,被誉为“天下名陵”,在历代帝王陵园中,其规模之宏大、陪葬之丰富,均属首屈一指。昭陵采用了“依山为陵”的墓葬方式,位于海拔1200多米的九嵕山上。令人费解的是,这座本应是皇帝陵墓的九嵕山,竟然拥有9个山洞墓室。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那些墓室的主人又是何方神圣?

九嵕山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部,与县城相距22公里,距离西安市70公里,至咸阳市则仅有30公里之遥。昭陵作为唐太宗与文德皇后的合葬之地,其陵园周长达60公里,占地面积达2万公顷,陪葬墓数量超过180座,均创历史之最。其中,陪葬墓包括长乐公主、程咬金、魏征等人的墓葬,除了皇室贵族的陵墓外,更多的是那些为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臣子之墓。昭陵对之前的制度进行了调整,将包括李渊献陵在内的封土改为陵墓。人们普遍认为,唐太宗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变动,是因为文德皇后在临终前留下了这样的话:“请依山势安葬,无需筑坟,不须使用棺椁,所需的器物和服饰,都采用木瓦制成,以俭朴的方式送终,这样便是对我的一种纪念。”在文德皇后去世后,唐太宗在撰写的碑文上刻下了这样的字句:“君王将天下视为自己的家园,何必让物品留在陵墓中,才算是自己的所有。”今日九嵕山用作陵墓,不埋藏金银珠宝、人马雕像、器物等,仅以土木构建,意在让盗贼无欲无求,生死皆无牵绊。言外之意,倡导节俭,陪葬品寥寥无几,盗墓者无需徒劳。然而,帝王之陵岂能过分节俭?以如此庞大的规模,此言恐难以令人信服。山虽成陵,实则工程量并未缩减;山乃自然生长之物,将其改造成陵墓地宫,实则加大了建筑工程量。此举旨在提升陵墓的稳固性,防范盗墓者的侵袭,尽管所言之辞略显浮夸。

昭陵的建造由艺术巨匠阎立德、阎立本兄弟领衔设计,其建筑风格严格遵循了唐朝都城长安的布局,摒弃了秦汉时期东西朝向的传统格局,巧妙地将建筑与雕刻艺术融为一体。据传,昭陵的陵寝位于陵园的北端,与长安的宫城相仿。昭陵的地宫则是在九嵕山的南麓山腰中开凿而成,环绕着山顶,形成了一个方形的地宫城。四面承重之墙各设一门,然而地宫的入口至今未被发现,考古专家与学者们对此各执一词。当初昭陵初建之际,九嵕山上曾筑起一条蜿蜒的栈道,其长度约莫400米。至今,我们仍能在地面上看到当年开凿栈道时留下的孔洞,但那条栈道却已无处可寻。文德皇后去世早于唐太宗,在她安葬之后,那些栈道并未被移除。而唐太宗同样被安葬于昭陵,然而为了防止盗墓者沿着这些栈道寻找到地宫的入口,最终决定将其拆除。

九嵕山东北坡地带分布着两座相邻的窑洞,虽规模有限,却透露出建造者曾倾注心血。历经百年风雨,它们依旧相对完好。这些窑洞的空间仅能容纳一具棺木,显然并非用于安葬,且在窑洞内曾发掘出唐代陶俑。据此,考古学家们推断这些窑洞应为葬窑,即专为存放陪葬品而设的窑洞。帝王陵墓之中,陪葬物品数量极为丰富,种类亦极为多样,因此往往需要按类别分别存放。尽管这些窑洞并非用于安葬,但在九嵕山上,尚有九个非陪葬墓的山洞墓室存在。我们之所以能确定这些山洞为墓室,是因为其建造风格与昭陵的其他建筑相仿,出自同一批次。此外,这些山洞的顶部采用的是苍穹顶设计,这在唐朝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墓顶结构形式。既然这是墓穴,那为何如今却宛若山洞,且不见棺木?原因在于,此山洞坐落于昭陵之外,盗墓者屡次光顾,已将墓穴结构破坏得几乎面目全非。至于棺木的缺失,这与墓主人的身份有关。该墓穴与山顶距离最近,且其位置与昭陵多扇门齐直线,在九个山洞墓穴中,其位置堪称最佳。考古专家们据此推断,此处应是文德皇后的暂厝之地。唐太宗在文德皇后去世后的第13年方才离世。当时,鉴于工程量巨大,且为避免频繁开启地宫而对地宫的稳固性造成损害,地宫尚未动工。因此,只能先将文德皇后安葬于这个小墓室,并安排宫女在此居住,以侍奉她如同生前一般。等到唐太宗先去后,再一起葬入昭陵修好的地宫内。

这几个山洞墓室均位于九嵕山南坡,其中5个相邻,其结构与文德皇后的墓室颇为相似,那么这些墓室的墓主究竟是谁呢?经过对史料的深入研究,考古专家们仅能推测出一个可能性。唐太宗在世时,有一位名叫徐惠的妃嫔,她是南朝梁慈源侯徐文整的第四代孙女。徐惠因才情横溢,在豆蔻年华之际便被唐太宗封为才人。此后,她又被封为婕妤和充容。徐惠时常对国家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唐太宗对此深表赞同。因此,尽管徐惠与唐太宗在年龄上有着显著的差距,但他们的感情却十分融洽。唐太宗离世后,徐惠悲痛欲绝,病情迅速恶化,不久便离世,享年仅24岁。在徐惠临终前,她强烈要求与唐太宗同葬,据史料记载,她被安葬于昭陵石室,即现今九嵕山中的洞穴墓室。徐惠逝去后,已被追赠为贤妃,拥有一座规模宏大的陪葬墓原本并非不可行。然而,徐惠却选择了安葬于九嵕山上的石室,只因如此,她便能更靠近唐太宗。至于徐惠的墓究竟位于山洞墓室中的哪个位置,以及那剩余的山洞墓室的主人是谁,由于年代久远,且多次遭受盗墓者的破坏,目前尚无确凿的历史资料能够证实。“灵寝盘空曲,熊罢守翠微。”重游松柏径,仍观五彩云飘荡。尽管现在的昭陵历经时光的磨砺,与唐代诗人杜甫所描绘的景象略有不同,但它依旧显得雄伟壮观,令人不禁赞叹古人的卓越智慧。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021-31423825
24小时咨询热线:13671682876(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021-31423825

13671682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