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与雄安新区相邻,春秋时期为古燕属地,因境内有徐水穿流而过而得名,历史上曾是县治,2015年撤销县制,划归保定市管辖。
在徐水地区游览时,能见到众多文物和景点,它们都与某位历史人物紧密相连,这位人物正是魏晋年间竹林七贤中的刘伶,他是一位以酗酒闻名的魏晋时代知名人士,人们常称他为"醉侯"。
城西遂城村有刘伶的坟墓,这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酒德亭所在之地,附近还有景色优美的刘伶公园,以及令人赞叹的刘伶田园小镇,并且这里有中华老字号的刘伶醉酒,看起来这里就是刘伶的家乡。
徐水并非刘伶出生之地。刘伶是魏晋时沛地人士,与嵇康同属竹林七贤,二人皆为现今安徽淮北市居民。竹林七贤虽观点各异,却共好饮酒放歌,行为不受拘束。
他们源于魏晋时期的专制政治环境,借助清谈、饮酒、装疯等手段排解内心压抑,凭借个人风采和特立行径彰显与众不同,最终在中国文学领域留下深刻印记。
这七个人,每人都有不平凡的经历。刘伶的故事就特别引人入胜,"荷锸而埋"的典故就格外有意思。他曾经担任过建威参军这类职位,但对官场生活毫无兴致,更愿意过逍遥自在的酒徒生活。
晋武帝司马炎掌权期间,泰始二年,官方派遣使者邀请刘伶进宫任职。刘伶得知使者到来后,反而让自己喝得烂醉如泥,接着脱掉所有衣服,朝着村外裸体狂奔。
他时常乘坐鹿车,携带一坛酒,喝得酩酊大醉,并且让一名随从手持铁锹相陪,他对随从交代:"倘若我醉死途中,就请随意处置我的遗体。"这个情景便演变成了"荷锸而埋"的典故故事。
刘伶是个嗜酒如命的人,他的文章却非常出色。他在《酒德颂》里说:心里没别的念头,非常快乐。醉得东倒西歪,醒来又很清醒。安静地听,感觉不到雷霆的声音,仔细看,看不见泰山的形状。
为了饮酒不惜性命,可以拿着工具去掩埋,这体现了酒客的赤诚心性、高远气度,但刘伶究竟在何处最终沉醉而亡,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谜团。
刘伶的安息之地遍布国内多地,河南、山东、安徽、浙江、江苏、山西、河北均有分布,有些源于民众世代相传,另一些则见于地方志或石碑文献,相关说法自古以来便引发诸多讨论。
保定徐水区有个村庄名叫张华村,当地流传着刘伶与张华交好的故事,刘伶特意前往徐水探望张华,张华取出当地的美酒款待他,刘伶对此赞不绝口,之后刘伶安葬于徐水。
那个墓穴目前仍然存在,已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对象。徐水地区另有一家酿酒公司,名为刘伶醉酿酒股份有限公司,它制造刘伶醉白酒,并且是该品牌首批获得中华老字号认证的产品。
刘伶醉景区属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设有面积达180亩的万坛酒林,游客可以在此处与号称"天下第一古烧锅"的影壁墙合影留念,还可以观赏粮食转化为酒的制作流程,从而领略中国酒文化的深厚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