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浏河公墓官方网站

官方热线: 021-31423825

24小时热线:13671682876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021-31423825, 13671682876(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浏河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蚩尤墓简介

发布时间:2024-06-14 20 浏览: 33

直到前几年,我才听说巨野城东北三里处有蚩尤墓,我感到非常惊讶。

蚩尤是谁?他在与共工大战时,一怒之下,一拳打在不周山上,不周山崩塌,天崩地裂,把天戳了一个大洞,女娲只好炼石给他补天。蚩尤是汉族、华夏族、东夷族、苗蛮族三大民族之一的东夷部落的首领,率领部落长期居住在淮河流域,主要在今山东一带。他意志坚强,骁勇善战,通晓气象,得民心,通晓天道,文武双全。他没有被尊为“三皇五帝”之一,因为胜者为王,败者为俘虏。但他的名声、地位和影响力,与当时的炎黄二帝不相上下,虽然他在涿鹿之战中,为了维护部落的利益,被黄帝打败。 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叫“不以成败论英雄”吗?用来评价蚩尤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蚩尤死后,葬于山东。这话看似有道理,但无法准确考证。据我所知,全国只有西安有一座蚩尤庙,从来没听说过蚩尤墓。当然,如果这只是无知之言,那就另当别论了。庙与墓不同,可见蚩尤墓在巨野的重要性。如此大型的文物若被考古学家发现,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我只是一个卑微的平民,即便严格遵循古人“先忧天下,后忧己”的教诲,又怎么会顾及古人呢?祭拜先祖是我的本分,而蚩尤墓离我的住处只有一小段距离。

我们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找到了蚩尤墓的所在位置。眼前的一幕让我震惊不已。历代祖先的栖息地,竟然变成了人头攒动、机器轰鸣的工地!现在回想起来,真的说不出当时带给我的巨大震撼和强烈的冲击力。是愤怒,是难过,是遗憾,是无奈,还是全部。在我们决定恋爱之后,我四处打听,才知道原来是自己多虑了。这片工地,竟然是有关部门正在花巨资重建的蚩尤墓地。

据说,原来的蚩尤墓其实已经不见了,只剩下野草丛中略高于地面的一堆土,上面堆满了破败的瓦砾,瓦砾中全是白色的。每逢节日,初一、十五,这里便有缕缕白烟升起,显得萧瑟凄凉。当地人称这里为仙姑堆,旁边的村子叫姑堆庙。姑堆庙是个不小的村子,大约有千余人。一个村子繁衍到几千人的规模,无疑需要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就这样,蚩尤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一座荒坟。

重建的蚩尤墓被称为蚩尤广场,所在区域已成为初具规模的经济开发区。墓园位于开发区聚福路东段北侧,周围有聚祥机械、中原纺织、泰山水泥、阳光搪瓷等厂区,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墓园自南向北由墓地、刻石、草坪、假山组成,给人以庄严、威严、典雅、宁静之感。

蚩尤塑像矗立在正中央,有一块用磨光的大理石砌成的方形平台,沿九级石阶而上,平台上是塑像基座,也是方形,用蘑菇形花岗岩砌成。正面用篆书刻着“蚩尤”二字,东侧嵌有《九黎族欢乐劳动图》。相传蚩尤是东夷族的九黎族人。画面全面反映了先民渔猎、耕耘、冶炼、生火的原始生活场景。背面是用文言文书写的蚩尤生平。基座上立着一尊高约三米的蚩尤大塑像,面容清秀,目光犀利,直视远方。深沉而坚毅中透露着温润淳厚,心中仿佛有千言万语。难道我们的先民穿越时光隧道,在此刻醒来了? 是的,他醒了,真的醒了,今天,在经济发展的今天,他在说,我来自遥远的历史,我愿意融入未来;我曾经与愚昧和野蛮手牵手,但正是从那里,我点燃了文明之火;我希望我腐烂的骨头能点起磷光之火,为这片我曾经奉献的热土增添一丝温暖。

雕像周围是草坪,草坪上有数块刻石,每一块都以蚩尤的生平传说命名,石上所刻文字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足见陵园设计、建造者的良苦用心。

“战神石”上铭文:“蚩尤,军政之星,秦始皇、汉高祖每次出征,均祭祀之”。

“天童石”上铭文写道:“行为顺应自然,道德顺民,谓之‘天道’”。

“雨石”上铭文:“夏季祈雨,蚩尤神主宰农耕治病,手握此石,蚩尤神保佑。”

上述石刻文字,有的基于传说,有的基于史料,不能全信,但绝不能当做无稽之谈。由此,我们可以对蚩尤作如下评价:蚩尤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又是一位顺应民意、深得民心、深谙治乱之道的政治家;通天文、通医、通农,博学多识,才华横溢。

我们走出墓地时已近中午,回头一看,只见蚩尤雕像银光闪闪。

中华民族的形成始于远古时期,当时有三大部落,三位祖先领袖:炎帝、黄帝、蚩尤。三大部落之间爆发战争,黄帝先后打败炎帝、蚩尤,统一了各部落,为中华民族的融合和形成奠定了基础。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三祖之一的蚩尤一直被视为一个反面的历史人物,但蚩尤的后裔和他所居住地区的人民却一直把他尊为祖先,把他视为英雄。

黄帝打败蚩尤后,被俘杀。他的族人有的南迁江南,有的留在山西,有的被俘为奴隶,即所谓“庶民”,即社会最低层的人。今天北方的坎姓、邹姓、屠姓居民,都是他的后裔。

商末,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纣后,被封为齐武王,并在鲁西寿张的蚩尤墓地建庙,供人祭祀,当地百姓每年十月都要举行大规模的祭祀仪式。

近年来,河北省涿鹿县在新建的黄帝城内,除修复黄帝遗迹外,还新建了蚩尤村,其中“三祖殿”内供奉黄帝、炎帝、蚩尤三帝。

目前,如果把蚩尤的历史遗迹好好开发,对旅游业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为此,近年来我查阅了相关资料,考察了山东、河北、河南等地,逐渐摸清了蚩尤墓的具体位置和现状。

据史料记载,蚩尤被杀后,其部下秘密将其遗体运回鲁西老家,首级葬于寿张,遗体葬于巨野。据考证,寿张战国时为齐国寿邑,西汉设寿梁县,东汉改称寿张,唐代设郡,后改县。1946年撤销县,设乡,先后划归梁山县、东平县,现属阳谷县管辖。蚩尤墓具体位置应在寿张镇西南3里的后三里河村。近年来村里修建工程,已将墓葬夷为平地。 在我们介绍了该遗址的由来和开发价值后,当地政府和村民一致表示要保护好遗址,积极筹集资金,尽快修复蚩尤墓和宗庙并向社会开放。

鲁西地区是战神蚩尤的故乡,是蚩尤长眠之地,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我国著名军事家孙膑出生于阿(东阿)至鄄(鄄城),吴起出生于曹州,徐继出生于东明,王仙芝出生于鄄城,黄巢出生于荷泽,宋江、晁盖出生于运城。战国时期齐魏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宋代梁山农民起义,均发生在这一地区。受历史影响,梁山、运城、阳谷、东平、鄄城一带群众习武成风,几乎家家户户练武,人人练拳,这些都是可以一起开发的重要旅游资源。蚩尤发祥地

蚩尤(发音为 chī yōu)是斯基泰人(Saka)吗?

《龙鱼图》云:“黄帝摄政之时,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皆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造兵器剑戟大弩,威震天下。

兽身意为“穿皮衣”,铜头铁额意为“金属头盔”,吃沙石意为“沙尘暴”。沙尘暴多的地方自然会被动吸收沙石。武器棍棒剑戟,你能看懂吗?夸父部落与蛇文化有关。蛇文化从何而来?请参考一些现存的文献。

世界文明基本上与“阿瑙或阿努”文化有关。

易华在《中国青铜文明起源于西亚吗?经古印欧人传播》《青铜之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概述》等文章中指出:考古学、语言学、体质人类学、史料记载和传说等都表明古代曾有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和文化交流,很难否认青铜之路的存在。他指出,吐火罗人(古提人)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游牧民族,也就是后来中国史书中经常见到的月氏人[1]。看来古塞人(印欧人)在中国活动的范围并不局限于西域。公元前2000年前后,就有一条西亚、中亚与东亚之间文化交流的青铜之路。 安志民先生认为:“我们可以想象,最初起源于西亚的青铜器和铁器首先影响了新疆,进而到达了黄河流域,这标志着新疆成为金属文化向东传播的中心环节。”这次东西方交流的中间人,极有可能是讲印欧语系的吐火罗人(Indo-)。

人们认为,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是高度复杂的技术活动,不可能由一个人在一时一地一次性完成,必有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旧世界不可能存在两个独立的起源。也就是说,中原地区的青铜器是从西向东传入东亚的。易华指出,西北地区特别是新疆地区青铜时代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填补了青铜冶炼技术由西方(小亚细亚)向东方传播的空白。古木沟文化遗址的发掘和研究表明,新疆部分地区在距今约4000年前已进入青铜时代,并与中亚、西亚、中原地区相联系。

在古代,谁能有铜头铁额,即“金盔”、铠甲呢?而且有很高的医学素养和朴素的唯物主义(阴阳)医学史观。

其实,请站在天山之巅,用跨文化的眼光来看世界历史,你会发现蚩尤极有可能是斯基泰人(塞人)。黄帝是来自西北的游牧民族(见),目前很多学者认为他是匈奴。中国最早的龙来自红山文化。月氏源于玉,历史上被称为龙族。《淮南子·要略》记载:曹舍开疆,各有龙忌。高佑注:中国称鬼神忌讳,北胡、南越皆称“请龙”。“请龙”是各少数民族神圣的宗教活动。《史记索隐》引崔浩注:西胡皆祭拜龙神,故会龙之处,谓之龙城。月氏、匈奴都很重视这个习俗。 文献中经常见到吐火罗人支系月氏被称为“龙族”的传说,其王族应为龙族,可能就是殷稷卜辞中多次提到的龙党。月氏也是塞人四大部族之一(见余泰山相关考证),

因此,不可否认,塞族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虽然他们在2800年前就逐渐开始向西迁徙,但他们留下的文化却是可以印证的。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021-31423825
24小时咨询热线:13671682876(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021-31423825

13671682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