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期间,李逸之墓园迎来祭祀高峰,馆内共接待祭祀近3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李仪之先生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水利学家、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治水事业,承郑白遗志,继大禹之功,兴教育教书,治黄改淮,开泾改渭,倡导“关中八利”,为我国水利事业做出了不朽贡献,开创了我国近代水利事业,被尊为“中国近代水利奠基人”。今年是李仪之先生逝世80周年,也是泾惠渠开通86周年,李仪之先生后人及社会各界自发来到李仪之墓前进行祭拜活动。 全省中小学师生近3500人通过向李先生墓前敬献花篮、师生发言、学生集体宣誓、少先队行队礼、唱队歌等形式,表示要继承李先生遗志,弘扬逸志精神,励志读书、报效祖国。泾阳县王桥镇清水湾诗社、社树村老人协会等民间团体在纪念馆举行纪念文艺演出,祭拜、授匾、吟诗、唱歌、演戏,表达对水利先驱李先生的无限敬仰。
为做好清明节服务保障工作,水利博物馆提前谋划、提前安排。一是节前在全馆开展安全检查,全面检查馆内硬件设施设备;二是在重点安全部位张贴安全标识,安保人员无盲区巡逻;三是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在室外LED屏和馆内视频播放器循环播放《水情》《秦人治水》等专题影片,开展水情教育,传播治水历史文化;四是临时设置“美丽渭河”摄影作品展和节水水情知识专题展,普及水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