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唐代壁画“动”起来会是什么样子?6月20日晚,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三十周年慈善晚会上,西安音乐学院根据该馆馆藏韩休墓壁画《乐舞图》复制的舞蹈作品《春满园·丐妇舞》惊艳亮相。古朴的音乐韵味、飘逸的舞姿,让观众看到了“活”的文物和“动”的盛唐盛世。
2014年,西安市长安区唐代宰相韩休墓出土了一幅大型珍贵壁画《乐舞图》,其生动的画面、丰富的主题、壮丽的美感,引发了世人的无限想象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此次《乐舞图》的复刻,是在2016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与发现》纪录片《乐舞图》复刻的基础上,西安音乐学院对乐舞图中的箜篌、筝、曲颈琵琶、笙、碧箫、排箫、梆子等多种乐器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和复刻,并对乐器的音色、演奏技法进行了实质性的探索。 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大鼓乐《满元春》《齐坡萨》为音乐素材,以诗歌、舞蹈、音乐的形式,运用这套独特的复制乐器,将《乐舞》以逼真、优美的声画原貌完整地再现,全方位展现了盛唐乐舞的浪漫风情和华丽韵味。
据了解,此次学院派乐舞再现工作历时两个月,团队阵容庞大,由西安音乐学院八个系部参与协作完成。其中,音乐部分由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主任、艺术馆馆长李存在对西安音乐学院冯雅兰、焦杰翻译的西安鼓乐《满园春》《齐坡萨》等进行研究、编排、创作的基础上完成。以唐代乐舞“松而慢、快而松”的递进结构为框架,将音乐形象以二重奏、重奏、合奏、连舞等形式,依托乐舞壁画再现的多种音色各异的乐器之上,穿越时空,与唐代人民进行一场生动鲜活的音乐对话。
在舞蹈方面,唐代乐舞研究室主任、舞蹈学院院长李英以韩休墓《乐舞图》和陕西出土的其他唐代乐舞图像为蓝本进行创作和再现,着力用舞蹈语汇凸显壁画中胡汉男女舞蹈的婉约飘逸、潇洒不羁的品格,构建胡汉交融的盛唐乐舞的内在叙事。在每一段中展现唐代乐舞的不同风貌和风格,或静或动,或雅或趣,描绘出春末夏初唐代私家庭院中“心应弦,乐应舞”的美好生活画卷,给人以“满园春色乞女舞”的美感和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李瑛根据唐代诗人李峤的诗句所作的“凤鸣应雅音,彩衣转上座,愿君调清音,歌长安乐”四句诗,恰如其分地呼应了《乐舞图》这幅画的历史背景和内容。
据悉,西安音乐学院一直注重唐代音乐舞蹈的研究与再现,成立了“唐代音乐舞蹈研究室”,已成为学院的重点专业,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此次对唐代音乐舞蹈作品《春满园·丐妇舞》的研究、创作与再现,再次展现了西安音乐学院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面的综合能力,真正让珍贵的历史文物“活”了起来。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