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改革以来,浙江省绍兴市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推行绿色葬礼的行动,许多传统丧葬习惯得到了很大改革和净化。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群众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丧葬活动变得繁琐、隆重、奢侈、浪费。特别是在绍兴市农村,繁琐、完备的丧葬仪式有死灰复燃之势。许多丧葬活动不仅请人念佛为死者“送钱”,还要举行祭祀、祭祀四十九天,邀请亲朋好友为死者焚烧纸烛、银锭等。繁琐的丧葬仪式、隆重的丧葬活动,与建设现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宗旨相悖,阻碍了殡葬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已成为殡葬改革摈弃和创新的对象。
抛弃传统葬礼习俗
由于受传统丧葬文化的影响,以及现实中攀比炫富思想的兴起,奢靡丧葬、浪费现象屡禁不止。破除这些传统丧葬习俗是一项复杂、系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通过不断的思想宣传、移风易俗,才能取得显著成效。为此,绍兴市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对传统丧葬习俗进行摈弃和革新:
一是加强思想宣传,引导群众树立现代殡葬观念。为通过舆论引导人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殡葬观念,浙江省绍兴市不仅利用新闻广播、电视台、电台等渠道广泛开展宣传,还组织宣传队深入农村张贴宣传标语,进行殡葬改革讲解动员,引导人们树立“丰衣足食、简葬文明”的新观念。
二是完善殡葬法规,加强殡葬活动监督管理。为此,绍兴市先后出台《绍兴市殡葬管理条例》、《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管理深化殡葬改革的意见》等文件,依法有序管理殡葬活动。还运用行政手段,对殡葬活动中一些乱埋、搞迷信、炒坟等违法违规现象进行整顿和处罚。
三是加强公墓建设,提高殡葬服务水平。为此,绍兴市加大农村公益性公墓、生态公墓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公墓、殡仪馆管理运行机制,努力提高公墓、殡仪馆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在充分考虑殡葬业公益性的前提下,推行“一条龙”殡葬服务项目,引导遗属文明、节俭地举办葬礼。
中国传统丧葬文化中,丧葬仪式繁琐隆重,带有不少封建糟粕和陈旧习俗,需要摈弃、创新。在摈弃传统丧葬习俗的同时,要发展树葬、海葬、草葬等绿色生态葬方式,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殡葬改革的需要。
提倡节约土地和生态埋葬
为积极倡导节地型生态葬,浙江省绍兴市把“生态环保”作为殡葬改革的方向,2007年出台了《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殡葬改革全面推行生态葬法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级政府从建设绿色绍兴、生态绍兴的总体高度,高度重视生态葬法的推行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对实行树葬、海葬、草葬等生态葬的人员给予补贴,在免收基本殡葬服务费的基础上,对当地公民实行海葬、树葬、深葬、撒葬等不留骨灰安葬方式的,分别奖励5000元;对草坪葬、花坛葬、壁葬、格架葬等不占用墓地、只留小纪念碑的殡葬方式,给予2000元奖励,继续通过亲民政策,鼓励和引导群众选择廉价、生态、环保的殡葬方式。
随着殡葬改革的不断深入,过时的丧葬习俗将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新型环保安葬方式将成为未来殡葬改革的发展趋势。您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