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砖原石照片1
囚砖原石照片2
囚砖原石照片3
为了帮助朋友们了解囚徒砖,这里有一些提示。
一、背景 洛阳囚徒墓志铭砖最早发现于清末。 1964年,中国科学院派往洛阳的“汉魏古城课题组”对洛阳囚犯墓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调查,取得了重大成果。收成。洛阳囚犯陵园位于汉魏时期古城洛阳南郊西南部,与河南省洛阳市和偃师市接壤。墓地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共发掘墓葬522座,出土囚犯骸骨432具。 ,出土罪犯墓志铭砖823块。除去无铭文的砖块或当时无法拓印的破损砖块,共获得墓志铭拓片783块。如果加上清末出土的囚犯记录,总数应该在1000多平方米。
2、犯人砖是指东汉时期刑满释放的犯人随葬时刻有铭文的墓志铭砖。一般是2块,有时是1块。这些墓志铭砖是用不同规格的残缺和废弃砖制成的,其中大部分是旧城砖。一般砖长48厘米,宽24厘米,厚12厘米。砖上刻字,先用红笔将要刻的字直接写在砖面上,然后按照字迹进行雕刻。有些雕刻非常规则,而另一些则比较草率。砖刻内容一般记录囚犯的部署、无期或五期、来自的县监狱、生前被判刑的刑期名称、囚犯姓名,最后是年份和日期死亡。
3.读者会发现每块砖上都出现“无仁”和“五人”字样。其实就是对犯人生前身份的认定。 “无人”是指没有技能可以使用的囚犯。服劳役时一般需要使用刑具; “五仁”指熟练的囚犯,一般指能操作木材、金属、皮革、着色、广泛植物技能的囚犯。
4、洛阳囚徒墓志铭砖的书法价值极高。由于时代为汉代,通用文字为隶书,而刑砖书写是最实用的隶书方式,结字变化丰富。由于书写介质是废弃的城砖,汉字的笔画和空间处理丰富而独特。这是书法方面的重要文献,值得认真对待,对于练习隶书、篆刻的朋友来说,无疑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5、2006年,“大汉说风”网友编辑《洛阳犯人百砖》在书画论坛上发表时,对涉及犯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的图片内容进行了研究和比较与《后汉书·县国志》同编。今天,使用图片和文字。考虑到编辑原因,选定第80墓砖,分上下两部分发布。
一、河内郡,距洛阳北一百二十里。县城怀县,在今河南省武陟西南。
2、会稽县,距洛阳以东3800里。婺城县,在今浙江省湖州市南边。
3、汝南县,距洛阳东南650里。汝阳县,在今河南省商水县西北。
4、南阳县,距洛阳南700里。新野县,今河南省新野市。
5、零陵县,距洛阳南3300里。侯国施安,在今湖南省邵阳县西。
六、河东县,距洛阳西北五百里。大阳县,今山西平陆以西。
七、北海国,直居县,今山东省昌乐西。
8、南阳县,距洛阳南七百里。析县,今河南省西峡县。
9、南阳县,距洛阳南七百里。状元镇,位于今邓州市西北
10. 不完整。
11、南阳县,距洛阳南七百里。万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12、下邳国,距洛阳以东1400里,统治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市西北。
13、南阳县,距洛阳南七百里。状元镇,在今邓州市西北。
14、会稽县,距洛阳东3800里。章安县,今浙江省临海市东南漳安。
15、琅邪国,洛阳以东一千五百里。莒县,在今山东省胶州市西南。
16、陈留县,距洛阳东530里,辖陈留县。今河南省开封县东南陈留镇。
17、南郡,洛阳以南一千五百里。巫县,在今四川巫山县北部。
18、济南国位于洛阳以东一千八百里,辖东平岭,今山东章丘以西。
19、汝南县,距洛阳东南650里。上蔡县,在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
20、颍川县,在洛阳东南五百里,辖阳寨,今河南禹州市。
21、南阳县,距洛阳南七百里。万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22、南郡,洛阳以南一千五百里。治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23、南阳县,洛阳南七百里。息县未见于史书,有待考证。
24、安城南郡,待审。
25、会稽县,距洛阳东三千八百里。婺城县,在今浙江省湖州市南边。
26、南阳县,洛阳南七百里。新野县,今河南省新野市。
27、南阳县,洛阳南七百里。庐阳县,今河南省鲁山县。
28、会稽县,距洛阳东三千八百里。余杭县,今浙江省余杭西南的余杭镇。
29、豫章县,距洛阳南2700里。海昏国位于永修(今江西)西北。
30. 平原县,距洛阳以北1300里。坂县,在今山东省乐陵市西南。
31、汝南县,洛阳东南650里,五方县,今河南省遂平县。
32、南阳县,洛阳南七百里。平石县,今河南省桐柏县西北平石镇。
33、会稽县,距洛阳东三千八百里。县治吴县,即今江苏省苏州市。
34、会稽县,距洛阳东三千八百里。婺城县,在今浙江省湖州市南边。
35、会稽县,距洛阳东三千八百里。钱塘,这篇文章不是后汉时期的记载,也可能是今天的钱塘江畔。
36、九江县,距洛阳东一千五百里,辖阴陵,今安徽定远西北。这个砖县的名称尚未确定。
37、南阳县,洛阳南七百里,邓县,今湖北省襄樊市西北邓城。
38、陈国,洛阳东南七百里,治陈县,今河南淮阳。
39、东海县,距洛阳东一千五百里,辖郯县,今山东郯城北。
40、济南国位于洛阳以东一千八百里,辖东平岭,今山东章丘以西。
41、南阳县,洛阳南七百里,登县,今湖北省襄樊市西北登城。
42、河南殷,光武帝定都洛阳,河南县改称河南殷。旧城在今洛阳白马寺以东。
43、豫章县,距洛阳南2700里,辖南昌县,即今江西省南昌市。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权被封为南昌侯。
44.汝南县,距洛阳东南650里。涿阳县,今河南省绥平东县。
45、会稽县,距洛阳东三千八百里。富春县,今浙江富阳。
46、南郡,距洛阳南一千五百里,辖江陵县,即今湖北省江陵县。
47.汝南县,距洛阳东南650里。沉阳县,位于今河南省正阳市东北。
48、河南殷,光武帝建都洛阳,河南县改称河南殷。旧城在今洛阳白马寺以东。
49、零陵县,距洛阳南3300里。辖全陵县(今湖南省零陵县)。古零陵县,在今广西全州县西南。这个砖县的名称尚未确定。
50、南阳县,距洛阳南七百里,县名待定。
51、会稽县,距洛阳东三千八百里。婺城县,在今浙江省湖州市南边。
52、汝南县,距洛阳东南650里。这个砖县的名称尚未确定。
53、南阳县,洛阳南七百里,杜阳县,今河南省南城东。
54、会稽县,距洛阳东三千八百里。县治吴县,即今江苏省苏州市。
55、南郡,距洛阳南一千五百里,辖江陵县,今湖北省江陵县。
56100,南阳县,距洛阳南七百里。新野县,今河南省新野市。
57. 待测试。
58、河东县,洛阳西北五百里,辖安义县,今山西省夏县西北虞王城。
59、会稽县,距洛阳东三千八百里。待测县名
60、县县要考。
61. 安*县南郡,待审。
62、南郡,洛阳南一千五百里。汴县,位于今湖北省荆门市西北。
63、南郡,洛阳以南一千五百里。巫县,在今四川省巫山县北部。
64、汝南县,距洛阳东南650里。益阳是侯国,治在今河南省浣川县西。
65、豫章县,距洛阳南2700里。临汝县,在今江西省抚州市西南。
66、豫章县,距洛阳南2700里。陵县,待试。
67、颍川县,洛阳东南五百里。颍阴县,今河南省许昌市。
68.汝南县,距洛阳东南650里。益阳侯国位于今河南省荒川县西。
69、颍川县,洛阳东南五百里。许县,今河南省许昌市,是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帝都的都城。
70、颍川县,距洛阳东南五百里。 *洋县,待审查。
71、魏县,洛阳东北七百里。魏县,今河北省东南部。
72.魏县,洛阳东北七百里。魏县,今河北省东南部。
73、南郡,洛阳南一千五百里,辖江陵县,今湖北省江陵县。
74、陈留县,距洛阳东530里,辖陈留县。今河南省开封县东南陈留镇。
75、东郡,距洛阳八百多里,河南省盐津县东北的盐县。
76、陈留县,洛阳东530里,外黄县,今河南民权西北。
77. 不完整,等待检查。
78、广陵县,洛阳东一千六百四十里。海西县,在今江苏省灌南县南。
79、南阳县,洛阳南七百里。离侯国位于今河南省内乡县北部。
80、颍川县,距洛阳东南五百里。 (阜城)县,今河南宝丰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