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国宝频频亮相北京,在世界范围内大放异彩。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江西十大令人惊叹的国宝,了解更多国宝知识吧!
鹿耳立四足铜鼎
青铜器中最大的鼎,都是上鼎与下鼎的组合,江西新干大阳州商代墓葬出土的这口鼎也不例外。
此铜鼎下部有四条长足,这在迄今发现的铜鼎中并不多见,而且其高一米多,形制巨大,是迄今为止所知最大的铜鼎,更显得珍贵。
双面神铜头像
头像为商代文物,中空扁平,两面对称,高53.0厘米,宽22.0×14.5厘米,出土于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
头像面容神秘诡异,威严威严,半人半神,符合介于人神之间的巫师身份。上管圆、下管方的造型符合古代天圆地方的观念,寓意神人沟通天地的功能。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铜双尾蹲鸟虎
这尊铜虎也是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出土的商代器物。铜虎外表可爱,但又威武勇猛。奇怪的是,铜虎有两条尾巴,没有人知道代表什么含义。
它是最大的铜虎,堪称虎中之王。虎背上的鸟虽然小,但却一点也不惧怕老虎的威严,就像老虎的骑士一样。莫非这是“以柔克刚”的意思?
卧羽人玉坠
此件玉器产于商代(约公元前1600-1046年),通高8.7厘米,背厚1.4厘米,1989年出土于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是一件罕见的精美商代玉器。
此器造型神秘,形象生动,亦人亦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玉制“羽人”器。“卧羽人活环玉佩”雕工精湛,三环相扣,是最早的活环玉器,在中国玉器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黑陶云身兽首鼎
通高19.8,口径7.2,足高5厘米。1979年鹰潭贵溪渔塘公社崖墓出土。为东周陶制酒器,制法规整,造型优美,工艺和谐,极为罕见。
黑陶鼎造型独特,是青铜文化与黑陶的有机结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融雕、刻、塑等装饰手法于一体,展现了高超的装饰技巧。
御用仙子花金腰带盘
1978年江西省遂川县梅江郭知章墓出土。一套金带盘共13片,其中方扣9片、桃形扣1片、扣尾1片、带扣2片。带盘金灿灿,形制宽大,花纹鲜明,立体感强,观赏性极强,散发出浓郁的富贵气息。
带盘以金为基料,饰以宋代流行的捶击技法制成的高浮雕花卉纹。此花卉纹在北宋时被称为玉仙花,因其表面刻有细密的凸点,形似荔枝。南宋时则去枝叶,只留果实,故又称荔枝纹。
除了以上提到的宝物之外,还有——
隋洪州窑青瓷象头罐
元 青花松竹梅纹梅瓶
元代青花釉里红楼阁式谷仓
······
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省博物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