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浏河公墓官方网站

官方热线: 021-31423825

24小时热线:13671682876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021-31423825, 13671682876(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浏河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农村红白喜事中的那些事,你知道多少?

发布时间:2025-09-24 16 浏览: 25

人生两大要事,成婚与生育被视为喜庆之事,离世则归于哀悼之事。当今多数婚礼因受外来文化冲击,已变得面目全非,仅存些许本土习俗的痕迹。而丧葬仪式虽在农村地区仍保持着地域性的风俗习惯,却持续与时代潮流发生碰撞,恐怕用不了多久便会逐渐式微。

我家位于鲁西南乡村地区,地处孔孟故乡,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自孔子时代起就实行守孝三年的习俗。史料记载,在古代各朝代,无论是皇室贵族还是普通民众,都遵循这一传统,时至今日,该习俗仍然存在,但已流于形式。过去守孝三年的规定,如今演变为三年后举行一次较为隆重的祭祀活动,以此作为守孝三年的终结,而在三年期间,实际的守孝行为已基本消失。

葬礼表面上只是人离世后举办的一个仪式,目的是让逝者得以安息,但实际上其中包含着诸多传统习俗。

人情世故

去世者的相关事宜对家族而言至关重要,对村落来说也是头等要事。当地设有专门负责此类事务的组织,如今称作红白理事会,其成员构成比较稳定,职责划分也比较清晰,其中负责统筹协调的称为“总理”,具体执行任务的则被称为“忙人”。每当有家族成员离世,除了本家亲属外,其他同宗同源的旁系亲属都必须有人到场,这是遵循的普遍规矩。当邻里有难处,若置之不理,待自家遇困,他人亦不会援手,此乃颜面受损之理,故各宗族皆会遣人积极介入,充当热心肠角色,此刻气氛融洽和睦,往日存有嫌隙者,此刻也能搭话交流了。

主人为了把事情办妥,对“总管”“要紧人”十分殷勤,又是下拜,又是递烟倒水,通常由“总管”等人与主人商议治丧事宜,主人依据家庭经济能力及亲戚数量,向“总管”们“透露下实情”,“总管”们得知后,再提些看法,问问要紧事项,大致敲定后,“总管”们就会说:“你们安心!这件大事就交给我们了,必定把逝者的事办得妥当!”主人一边递上香烟,一边格外热情地表示:“劳烦各位长辈同辈多多费心,拜托大家了!”

确定之后,几位负责人会召集事务繁忙的成员开会,明确各自的任务,有的负责传递物品,有的负责管理内外仓库,有的负责仪式安排,有的负责墓地事宜,有的负责搬运棺材和守灵,有的负责准备宴席,有的负责处理伙食和烧水等,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具体的人,负责人可以随时调动人员,安排临时的任务。这些属于人之常情,反映了乡村里互帮互助、彼此扶持、共同分忧的习俗,也是一段情感的积累。

烧纸磕头

办丧事时有诸多讲究,既是为了表达对逝者的缅怀,也是为了彰显子女的孝道,更是为了维护家族的体面,我们那儿的仪式规矩相当繁琐,不过比起从前已经简化了许多,通常持续三天,老人去世后立刻告知女方亲属,让他们尽快前来慰问,其他亲戚再依次通知。收到信件的人大多会去悼念一番,次日举行“开门”仪式,标志着活动正式开始,当天所有亲友需尽早到场,尤其是娘家人更要参加,先集体哀悼,再根据彼此关系远近分配不同规格的丧服或头饰。

悼念逝者烧纸叩首持续两天,子孙与亲友叩首祭奠每日至少五至六回,次数稍显频繁。首日,祭奠完毕后用膳,殡葬前举行一次,殡葬前需召集亲友瞻仰遗容,殡葬归来举行一次,名为“送别”,晚餐前后再行一次。次日直至下葬前,均需叩首祭奠。祭奠时献纸叩首有规矩,先由孝子主持,孝子及贤孙辈身穿孝服在场众人恸哭行九叩礼,接着是儿媳、侄媳、孙媳,然后是女儿、外孙女、外孙媳,再之后是娘家兄弟、侄辈,以及兄弟媳、侄媳妇,这时需孝子孝媳到灵堂前跪迎,随后是女儿女婿、侄女婿等,最后才是左邻右舍。祭奠时焚烧纸钱并叩头有特定规矩,通常要叩九下头,最初四次算作第一个阶段,第五下要上前献上香和酒,最后四次是第二个阶段,叩头完毕后需到灵堂前跪地哭几声,主持丧事的人喊一声,方可站起离开。叩头动作不可过快,以免显得对逝者和主办家庭缺乏敬意。悲伤表达有规矩,儿子儿媳必须哭个不停,其他家人第一次到第四次叩头不用伤心,从第五次上香喝酒开始要哭,邻居朋友只需叩头即可。送别仪式也有规矩,从出殡屋向西南方向行进,孝子手捧逝者的一件衣物,其余人手举燃烧的香烛,帮忙的人抬着扎制的纸扎,包括纸马和纸轿等,众人跟随帮忙的人,在抬着供板的引领下,一边点燃纸钱,一边将其抛向地面,口中诵念着预先准备好的词句,慢慢行至预定地点,完成简单的焚纸叩首仪式后,一把火将所有带去的物品全部烧毁,然后返回。

第二天,吃过早饭,大家就在里面商议礼金数目,按亲疏远近分头凑钱,接着去柜台把钱交了,并登记了所送的钱物,还有帐子和花圈,以及供品等,都一一记在账本上。

中午用餐前进行一次祭奠至关重要。娘家人身份尊贵,丧事是否圆满他们说了算,倘若主家操办得乱七八糟,娘家人真会当场让你难堪。祭奠时必须孝子到远处迎接娘家人,孝子走几步就要折返叩头。娘家人通常步履缓慢,有的直到抵达丧棚都要耗费很长时间。搬运祭品和演奏唢呐的劳动者非常疲惫,不过这种辛苦并非徒劳,那些需要帮忙的亲戚会向“忙碌者”递烟给钱,否则他们不会轻易让你负责搬运祭品和指引路线,否则会显得很没面子。家中亲戚众多的家庭,这次烧纸祭拜需要持续一两个小时。中午用餐时,娘家人的座位要安排在最前方,其他人则随意就坐,用餐期间,孝子需要向所有人磕头表达谢意,这个仪式称为“谢饭”。

丧事办理须等下葬圆坟才告终,由于各地风俗各异,具体操作细节虽存差异,但主要流程大同小异。

农村大席

一说到“乡村盛宴”,就忍不住流口水。家乡的婚丧嫁娶场合的盛宴是极好的菜品系列,大多是自己动手准备,十分朴实,也算饮食传统的延续。近些年,婚宴有去餐馆操办的,味道寡淡了,又重新流行起来。丧事基本是当场制作,当场享用,因此就形成了一批专门服务各类重要场合的厨师团队。农村的葬礼是否办得体,多数人的看法,主要看宴席是否可口,如果有人抱怨某家的宴席难以下咽,那么基本上可以认定这场仪式不太圆满。

我们当地处理丧事的宴席称作“杂菜汤”,当在路上遇见熟人与你打招呼询问去向时,倘若对方回答“去吃杂菜汤”,那就表明他是要前往参加葬礼。大约在二十年前,那时物质条件比较匮乏,那顿宴席上总共只有八个菜碟。

家中亲人离世之后,家族成员与主持者商议前来吊唁的亲友数量,估算需要摆设多少桌宴席以及预算多少费用,厨师拟定一份菜单,随即指派人员外出置办食材。“热心”人士各自负责准备炊具、搬运桌椅、取用碗碟等事务,负责生火、清洗餐具、传递食盘的人员也各司其职,共同协作完成各项准备工作。那个时期焗匠会无偿提供帮助,通常有五六个,主人对待焗匠必须非常恭敬,食物做得是否可口一方面取决于手艺,另一方面看他心情是否愉悦,因此必须态度诚恳,最终还要请焗匠喝酒,再赠送些烟酒,这样才算主人会做人。

生活水准提升后,外在形象变得愈发关键,首个仪式办得隆重,后续活动大体不能逊色,否则,乡里乡亲会私下议论,办得欠妥会被指摘。现今丧事宴席多数直接委托专业承办方操办,极大减轻了主办方的负担。这类宴席的规格与喜庆场合的相仿,注重菜品的丰富程度和名贵菜肴的数量,烟草酒水的品质也属上乘。坦诚来讲,部分行为与乡土淳朴的节俭理念有所背离,有必要进行合理引导,反对简单粗暴的做法。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些现象也是社会进步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伴随时代演进终将逐步调整。

喇叭班子

这种乐器就是唢呐,在我们当地称作“吹唢呐的”,它是一种杰出的民间技艺,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起源于民众之中,并在民众中不断进步。像唢呐、竽、弦子这些乐器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多亏了乡村的婚丧嫁娶场合这个载体。由于实际需求,造就了许多乡村的唢呐演奏者,使得这门民间艺术得以延续,倘若缺少这样的场合,这项民族技艺恐怕很快就会在民间湮没。大部分农民还去不了大雅之堂去欣赏唢呐演奏。

庆祝活动借助唢呐彰显欢乐,哀悼场合借助唢呐表达悲切。乡村的婚丧嫁娶若缺少吹奏队伍的助兴,场面会显得异常寂寥,缺少应有的气氛,好比现在演唱缺少乐器伴奏,歌者难以发声,听起来也倍感单调。农村居民在现实环境压力下,内心依然偏爱锣鼓队表演,追求欢腾氛围,老年群体尤其热衷,常常在夜晚聆听传统戏曲直至深夜,甚至主动请求延长演出时间。近年锣鼓队中混杂了若干劣质内容,干扰观赏体验,亟需加强管理,确保演出内容健康向上,以纯正的技艺呈现,杜绝不良行为。

农村情形日渐变化,八零后一代人大多不再定居乡土,也基本不参与农事了,至于乡间婚丧嫁娶的诸多繁文缛节,他们往往不主动探寻、也不肯钻研,更无意去延续。待到老一辈人相继离世,那些婚丧习俗中的传统做法,若无新的规约引导,便可能逐渐消弭于无形。希望有价值的传统习俗能尽量多留存些时日,毕竟一旦流失,再想恢复并非易事。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021-31423825
24小时咨询热线:13671682876(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021-31423825

13671682876